今天,20余家中央、省、市媒體大咖齊聚高港,他們來干啥?
發布時間:2016-10-29
秋雨連綿,天氣陰冷。今天,高港有一個地方卻是熱鬧非凡,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華日報等20余家中央、省、市媒體齊聚一堂, 他們來干什么?他們關注的焦點是啥?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則新聞
10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座談會。省委書記李強在座談會上強調,全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基調,主動找準在全國大布局中的位置,切實堅持轉型發展的方向,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們先后參觀考察了高港濱江生態保護帶、匯福糧油集團江蘇生產基地和龍鳳堂生態園項目建設現場,詳細了解我市長江經濟帶發展情況。在匯福糧油集團江蘇生產基地,李強對企業堅持環保優先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希望匯福糧油集團瞄準更高目標,實現更大發展。
匯福糧油集團江蘇生產基地
今天,20余家主流媒體在這里進行為期半天的“探秘之旅”。實地參觀集團生產車間的操作流程,倉儲、物流等現代化的商業管理環節,了解食用油從原料采集到灌裝出廠的全過程。
機會難得,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各大媒體的鏡頭來一探“綠色匯福”的奧秘吧。
行走在匯福糧油集團江蘇生產基地內,到處綠樹成蔭,蔥蔥郁郁,猶如進入一個大公園。
當年立項、當年建設、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當年收益。匯福糧油集團江蘇生產基地這座總投資30億元、年加工大豆400萬噸的現代化糧油工廠,讓人為之側目的不光是建設的速度,更是近乎苛刻的環保意識和對生態的敬畏之心。
據了解,匯福糧油集團江蘇生產基地地處泰州市高港區永安洲鎮,是長江經濟發展帶重要的區域之一,也是長江生態保護的重點區域。江蘇生產基地是匯福糧油布局全國市場的重要戰略支撐,是匯福糧油集團產業升級的龍頭工程,也是匯福糧油集團在省外建成的一個項目。
項目建成投產后,依托長江黃金航運的優勢,東進可以輻射蘇、浙、滬等食用植物調和油及飼料蛋白的核心銷區,西上可以全面帶動四川、貴州、江西、重慶、湖南、湖北等地養殖業的發展,向北可輻射安徽、河南南部地區,向南輻射福建、廣東等地區,同時對帶動周邊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優化長江流域糧油加工格局,保障國家糧油安全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大市場意味著大生產、大貿易,但不意味著大排放、大污染。相對匯福糧油集團而言,意味的是大責任、大環保。我們不光要為江蘇人民創造財富,更要把綠色、低碳、環保、生態留給江蘇。
——匯福糧油集團江蘇生產基地動工伊始,匯福糧油集團董事長石克榮就擲地有聲地將這番話告訴了每個參與項目建設的人。
走進生產間,一目了然的是干凈衛生的生產環境和全自動化的生產設備。
為了保證生產質量,生產間溫度都控制在15℃-18℃,進入操作的每個工作人員都要穿上防塵衣帽。裝瓶、裝箱等過程實現了標準化和自動化。這種全自動機械化生產不但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成本,而且較大限度地降低了人為接觸概率,保障食品生產安全衛生。
企業在節能降耗上有什么舉措?眾所周知,蒸汽是糧油工業企業的動力,因此是否節約蒸汽成為一個糧油加工企業的能耗節約的重要指標。匯福糧油集團江蘇生產基地引進了世界先進的蒸汽冷凝水余熱利用系統,采用該設備后每小時加工大豆1噸用蒸汽210公斤,相同加工量比傳統的加工技術可節約蒸汽50公斤。按照每年加工400萬噸大豆計算,可節約用煤1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4萬噸。不僅如此,江蘇生產基地利用高港區熱電廠的余熱熱源,實現基地熱源供給,廠區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企業對粉塵采用封閉式控制,實現粉塵達標。采用廢氣廢熱捕集器,所有廢氣異味都經過充分吸收后排放。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噪音采取隔離、封閉、減震等措施處理。自建日處理1500噸的污水處理廠,實現了全廠廢水廢氣零排放,實現廠區環境“無煙霧、無噪音、無粉塵、無異味”。
在技術裝備中如何注重創新發展?江蘇生產基地吸收和引進了目前世界上先進的食用油生產工藝,利用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按照“高設備、高理、高技術”的標準,保證產品、指標、消耗、物資與安全的數據化、智能化管理,實現設備、產品與人之間的互聯互通,促使數據信息的實時、準確交換、識別、處理、維護與管理。
“為了把匯福糧油集團江蘇生產基地建成低碳工廠、生態工廠、綠色工廠,雖然比預算多投入了1億元,但是我們覺得值,因為我們為長江的生態建設,為生態中國建設做出了貢獻。”——匯福糧油集團江蘇生產基地總經理王紹文
鏈 接
匯福糧油集團江蘇生產基地,共有飼料蛋白科技,油脂科技,物流等項目組成,占地425畝,總投資30億元,主要以飼料蛋白生產,膨化飼料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磷脂加工、植物油分裝等為主。
今年6月19日,一條年加工200萬噸的生產線已竣工投產,第二條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11月底也將完成投產。建成投產后,年加工能力可達550萬噸,年產值將超過200億元。其中,年加工大豆400萬噸、膨化玉米100萬噸、膨化大豆20萬噸、生物肽30萬噸,年產飼料蛋白320萬噸、食用植物油80萬噸。